找到相关内容347篇,用时8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戒从心生

    盖,镇伏杂想、杂念,使不善念、有漏善念不动。  多闻圣弟子修习四念处为首,由“法念处”操作“”,[5] 可以消灭诸不善戒、不善念,消除有漏、有取的善戒、善念,充实无漏、不取的身、口、意三妙  ...、充实“五根”“五力”“”“八圣道”乃至三十七菩提分法的修习,完满三无漏学。  (四)(思已)不犯是戒  《增一.16品第9经》:  梵志问曰︰“云何名之为戒?”阿那律曰︰“不作众恶,不犯非法...

    杨郁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32140266.html
  • 东汉时期的佛经翻译

    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、八正道。《阴持入经》译为:四意止、四意断、四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贤者、八种道行。   四念处如下:㈠身念处。观身不净;㈡受念处。观苦、乐等感受都是苦...明确、不规范,说明当时的翻译技巧还很不成熟。   五根即信根、精进根、念根、定根、慧根。五力即信力、精进力、念力、定力、慧力。《阴持入经》的翻译与此相同。   如下:念觉、择法觉、精进觉...

    韩廷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2641391.html
  • 阿耨楼陀造:摄阿毗达摩义论(二)

    精进力、念力、定力、慧力。  :即念觉、择法觉、精进觉、喜觉、轻安、定、舍觉。  八道:即正见、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正定。  此中,四念处可说为一正念,四...神足=欲、心、慧(正见)。五根=信、定。五力=零。=喜、轻安、舍。八道=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思惟。如是三十七道品依自性而说,只有十四。  16. 总摄为类:即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神足、五根、五...

    阿耨楼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2542086.html
  • 佛教禅定实修体系(六)

    开发。   佛八正道就已升华到“三摩钵底”(心已达到平等安和之境)的层次了。   佛指的是证得“三摩般那”(即心已入定境)。   佛虽然通常在顺序上是列于八正道之前,在实修时却都是和...假想的毛笔,奋笔疾书。写完后,缓缓地又专心地去做另一件事。“《论衡》就是这样写出来的”,陈先生说。   佛尊者说这个方法使他联想到一位作家,他写作时所有的参考资料,不但成堆地叠置在家俱上,用镇纸压着...

    陈健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45143017.html
  • 《学佛三要》的启示

    力。依三十七菩提分法来看,这一段过程是属“四念住”,“四神足 (四禅那)”,五根之“定根”,五力之“定力”,“”之全部 ,圣八道之“正念、正定”的范围;而实际的操作是“依四念住, 修习”。 修习四念住,锻练正念、正知,包括?能得念念分明现前,?能 随忆念“业处”(注26);如是进行“念觉”的...

    杨郁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0947279.html
  • 略述北传四部《阿含经》

    早期结集者。本经法句大多简明,在实践上的修行法门,列有四念住、四正勤、五根、五力、、八正道、入出息念等道品。经由佛陀及弟子对话中,显现出四双八辈的差别,依八众而说“众相应”,使在家、出家、男女...观察五根,得证阿罗汉,乃至得成正。  (5) 力相应:记述佛陀所说二力、三力、四力……乃至十力。  (6) 相应:叙说为不退法、善积聚,修习可去除五盖,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...

    石颖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5050839.html
  • 彻底了生死的法门--念住经

    就无所染著,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无所执取了。   “比丘们啊!比丘在日常生活中,应如是注意观察诸法。”   第四节 观   “再者,比丘们啊!比丘在日常生活中,应注意观察构成正种因素()中的诸法。   “比丘们啊!比丘在日常生活中,应如何注意观察中的诸法呢?   “比丘们啊!比丘如有念觉,应了了分明其有念觉;或没有念觉,应了了分明其没有念觉;应了了分明尚未生起的念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72652938.html
  • 藏传佛教道次第概述

    修习。这样修习的结果是迅速获得见道,成办修道。  第三步是见道修习次第。见道所修是依为所缘来证悟四圣谛实意。以念觉把苦谛作为思维对象来寻思离苦境;把集谛作为思维对象来寻思离欲境;把灭谛作为思维...,修定中和出定后也有修习次第。不共殊胜大乘修甚深禅定时其所修见地为中观见。出定后要思维身如幻,如梦,心如虚空,法如云,而且要在声闻乘时所发愿那样次第修习四念住、四正断、四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、八...

    克珠群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01159708.html
  • 永明延寿的万善同归论

    八正道。八正道指修习三十七菩提分法[6],是自觉的必然途径。   佛道的圆成需要福德智慧的具足,而修持万善是集聚福德的具体方法。延寿禅师认为三坚、圣、三聚、净就是修持万善,断除烦恼而...(三)万善是成佛之基   延寿禅师认为,修诸福业,成就善行,为成佛的基石,是自觉他、自利利他的方便行门。他说:   夫化他妙行,不出十度四摄之门。利己真修,无先八正之道。摄四念归於一实,总四...

    道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00941515.html
  • 佛使比丘的修行世界

    情形。  合共四段,称为“四念处”。如果“四念处”修持圆满,便能得灭苦之果,同时“”也随著圆满。所以修持十六阶出入息观,等于修持“四念处”与“”(念、择法、精进、喜、轻安、定、中性)一样,...

    佛使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3742102.html